关于高中会考与高考的科目设置,综合相关信息整理如下:
文化科目
共10科,包括: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思想政治、物理、化学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信息技术。 - 选考模式 :采用“3+3+4”形式,考生需从剩余科目中任选3门作为考试科目,4门作为考查科目(笔试)。
实践科目
共4科,包括物理、化学、通用技术、生物实验操作,均以操作考核为主,不考笔试。
高考科目范围
高中阶段共考14门科目,包括文化科目(7科)+体育、艺术、计算机等5门操作性科目。 - 差异 :高考包含更多选考科目(如历史、地理、生物等可自由选择),且不涉及操作性科目。
会考科目对高考的影响
会考成绩是高考、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,部分省份(如浙江)要求所有文化科目均通过且无补考记录;
其他省份(如江苏)则通过等级评价(A+5分、4A+1分等)计入高考总成绩。
省份差异 :具体科目设置因省而异,建议考生查询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发布的最新文件;
时间安排 :会考通常在高中阶段后期进行,具体时间需以当年官方通知为准。
综上,会考科目与高考科目存在部分重合(如语数外、物理、化学等),但高考科目更全面且包含选考科目与操作性考试,两者共同构成高中学业评价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