营业利润是反映企业核心经营成果的指标,其构成要素综合了收入、成本、费用及收益等多个方面。根据权威资料,其具体构成如下:
营业收入
包括主营业务收入(如销售商品、提供劳务收入)和其他业务收入(如租金、利息收入等)。
营业成本
涵盖主营业务成本(直接材料、人工、制造费用)和其他业务成本(如出租固定资产、投资收益等)。
营业费用
包括销售费用(广告、促销)、管理费用(行政、办公费用)和财务费用(利息支出、汇兑损失)。
其他收益与损失
其他收益 :如政府补助、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等。
损失类科目 :包括信用减值损失、资产减值损失、公允价值变动损失(损失为负)等。
营业利润 = 营业收入
- 营业成本 - 营业税金及附加
- 销售费用
- 管理费用
- 财务费用
+ 投资收益(损失为负)
+ 资产处置收益(损失为负)
+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(损失为负)
- 信用减值损失
- 资产减值损失
研发费用 :计入管理费用,属于期间费用。
营业外收支 :不影响营业利润,但影响利润总额(营业利润+营业外收入-营业外支出)。
不同来源对公式表述略有差异,但核心逻辑一致,均以营业收入为基础,扣除营业成本和费用,调整收益与损失项。
通过以上构成要素及计算公式,可全面了解企业核心经营能力的盈利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