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素种类的确定主要基于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组合。以下是具体分类及关键信息:
核素由 质子数和中子数 共同决定,即使属于同一元素,只要中子数不同,即构成不同核素。例如:
碳元素 :碳-12(¹²C,6质子+6中子)、碳-13(¹³C,6质子+7中子)
氢元素 :氕(¹H,1质子+0中子)、氘(²H,1质子+1中子)、氚(³H,1质子+2中子)
按元素分类
每种元素可存在多种核素(多核素元素),如碳、氧等。例如:
碳 :12C、13C、14C等
氧 :16O、17O、18O等
按稳定性分类
稳定核素 :质子数+中子数处于元素稳定线(如碳-12、氧-16)
放射性核素 :会衰变,分为天然放射系(铀、钍等)和人工放射系(碘-131等)
按中子数分布
丰质子核素 :质子数多于稳定线左侧
丰中子核素 :质子数少于稳定线右侧
单核素元素 :自然界仅存在一种核素,如铍、氟、铝、钠等
稳定线特性 :质子数为偶数的元素通常有更多稳定核素(≥3种),质子数为奇数的元素稳定核素较少(≤2种)
核素种类由 质子数和中子数的组合 唯一确定,同一元素可存在多种核素(同位素),其稳定性及来源进一步细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