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高铁车型主要分为以下几类,涵盖高速动车组、城际动车组及部分传统普速客车:
CRH1系列
中国与瑞典合作开发,适用于200-250km/h的城际线路,如CRH1A(短编组)、CRH1B(长编组)和CRH1E(卧铺动车组)。
技术来源:部分车型采用加拿大庞巴迪技术,部分为国产化改进。
CRH2系列
中国与日本合作设计,时速300km/h,主要部署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,包括CRH2A(短编组)、CRH2B(长编组)、CRH2C(二阶段提速至350km/h)及CRH2E(卧铺动车组)。
技术来源:基于日本川崎技术,部分车型融入德国西门子技术。
CRH3系列
中国与德国合作开发,时速300-350km/h,是国际高铁主流车型,如CRH3C(基于德国ICE-3技术)。
CRH5系列
中国与法国公司联合研制,气密性优异,主要在北方铁路运行,如CRH5A和CRH5G。
CRH380系列
中国自主研发,时速380km/h,包括CRH380A/B/C/D,采用铝合金车体,配备观光区、一等座包间等高端配置。
CRD200系列
时速200-250km/h,适合中长途城际运输,部分车型引入德国技术。
22型绿皮车
时速120km/h,定员118人,是春运等高峰期的主力车型,衍生型号包括硬卧(YW22)、软卧(RW22)等。
25型系列
时速140-160km/h,分为25G(空调硬座)和25T(青藏高原专用车型),适应不同气候条件。
CRH1E :卧铺动车组,16节车厢编组,兼顾高速与舒适性。
复兴号(CR400系列) :包括CR400AF(标准动车组)、CR400BF(复兴号),时速350km/h,是中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高速动车组。
中国高铁车型以CRH系列为核心,覆盖高速、城际及普速需求,技术涵盖引进、消化吸收及自主研发,形成了覆盖全国的高铁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