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平”字的诗句,可结合其不同含义(如“平坦”“平安”“平和”等)进行分类整理,以下为常见分类及代表诗句:
一、自然景观中的“平”
山水意境
“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”(李白《渡荆门送别》)描绘平原与山川的辽阔景象
“平湖秋色晓苍苍,鼓枻声传浦溆凉。”(白居易《琵琶行》)表现湖面平静的秋日景色
动态平衡
“石头一路平如掌,步步风波险处行。”(释心月《渡湖》)以平实语言表现行路的沉稳
“风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(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)隐含江面平缓的意境
二、人生境界的“平”
心境平和
“心太平庵”:天下本无事,庸人扰之耳。胸中故湛然,忿欲定谁使。(陆游《心太平庵》)表达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
“采诗直须别具眼,论人尤贵平其心。”(徐瑞《三用韵》)强调以平和心态待人的处世哲学
处世态度
“平生不解谋此身,虚作离骚遣人读。”(李白《笑歌行》)体现对功名淡泊的平和态度
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(苏轼《水调歌头》)虽未直接用“平”,但寄寓对人生圆满的平和祈愿
三、社会现象的“平”
战乱平息
“君王已奏平淮雅,犹自谦冲免会朝。”(王同祖《元日》)反映战乱平定后的社会安定
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(李白《将进酒》)隐含对和平繁荣的向往
民生疾苦
“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。”(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)通过对比揭示社会不平等的悲哀
“寄声花郑重,为报竹平安。”(黄公度《寄声花》)以花鸟意象表达对民生安定的期许
四、哲理思考的“平”
辩证思维
“水如一匹练,此地即平天。”(李白《秋浦歌》)以自然现象阐释辩证的“平”与“曲”
“满招损,谦受益。”(《尚书》)蕴含平衡处世的哲学思想
以上分类综合了自然、人生、社会等多维度对“平”的诠释,涵盖李白、苏轼、杜甫等名家作品,展现了“平”字在古典诗词中的丰富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