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考研中博弈论的考察内容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基本要素
包括参与者、策略集、收益函数、信息结构及决策顺序。
博弈类型
零和博弈 :一方收益即另一方损失(如囚徒困境);
非零和博弈 :存在合作可能,收益可重新分配(如公共物品博弈);
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博弈 :前者指决策时已知所有信息,后者存在信息不对称。
纳什均衡
所有参与者在当前策略下达到最优决策,需通过收益矩阵或数学证明求解;
纯策略纳什均衡 :参与者仅选择单一策略;
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:参与者以一定概率选择策略。
混合策略
解决纯策略均衡不存在的问题,例如通过概率分配实现均衡;
求解需构建策略空间与期望收益函数。
经典博弈模型
囚徒困境 :揭示个体理性与集体利益的冲突;
智猪博弈 :分析激励机制设计;
信号传递与信息甄别 :如“古诺模型”中的信号作用。
不完全信息博弈
包括信号博弈(如广告博弈)和贝叶斯博弈,需通过概率分布分析决策;
例如:广告商发布信号,消费者根据信号判断产品质量后决策。
动态博弈
研究决策顺序对结果的影响,如“斯塔克伯格模型”中的领导-追随策略;
需构建扩展式博弈树分析各阶段决策。
合作博弈
强调集体理性,例如“公共物品博弈”探讨如何通过合作实现帕累托最优。
线性代数(矩阵运算):用于表示收益矩阵和求解方程组;
概率论与数理统计:辅助分析不完全信息博弈中的概率分布。
题型 :简答题(概念解释)、计算题(均衡求解)、分析题(策略分析);
能力要求 :逻辑推理、模型构建及实际问题应用能力。
复习建议 :以教材(如《博弈论:策略分析入门》)为基础,结合《经济博弈论》的核心内容,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,并多做练习题巩固计算与建模技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