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学是宋明儒学的重要分支,以张载为代表,强调“经世致用”的实践精神。学习关学主要涉及以下内容:
"太虚即气"的哲学基础
张载提出"太虚即气",认为气是构成万物的基本物质,存在方式表现为聚散变化,从而突破传统"有和无"的哲学困境。
"为天地立心,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世开太平"
这一命题体现了关学的终极追求,强调学术研究应服务于人类社会的伦理与实践。
北宋时期 :张载创立关学,提出"关中学者,刚劲敢为"的学术风范。
明代复兴 :在提学官群体(如总一方学政)的推动下,关学在明代重新焕发生机。
哲学精神
关学蕴含的"经世致用"理念对现代社会治理、伦理建设具有启示意义。
教育意义
张载的"传道"精神被学者用于教育改革,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。
法律与伦理
关学思想对陕派律学有重要影响,强调"不阿权贵"的伦理追求。
文本研读 :重点阅读《论语》《孟子》及张载的《四书章句集注》。
结合实践 :关注关学在当代社会治理、企业伦理等领域的应用案例。
通过学习关学,可深入理解儒学如何回应时代问题,并探索其智慧在现代社会的转化路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