预留计划数是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预留的一部分招生名额,用于调节各省(市、自治区)生源不平衡问题,确保招生计划能够顺利完成。以下是具体说明:
核心功能
预留计划数允许高校在正式招生计划基础上,额外增加1%-1.05%的招生名额,主要用于以下情况:
考生因专业不服从调剂、身体原因退档后补录;
调整各省生源分布,缓解部分地区招生计划不足的矛盾。
使用范围
适用于全国范围内跨省(区、市)招生的本科高校,且需经教育部批准。
比例限制 :预留计划不得超过本科招生计划的1%,且需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标注;
调整机制 :高校根据各省实际投档情况动态调整,通常在录取调档时执行,提调比例控制在1:1.02至1:1.05之间。
特殊类型招生 :预留计划也可用于专项计划(如艺术特长生、强基计划)、保送生等特殊招生类型;
录取规则 :在退档考生补录时优先使用预留计划,确保招生计划完成。
预留计划数不直接增加高校总招生计划,而是通过调档策略实现动态调整;
考生需关注高校在本省的招生计划表及招生章程,了解具体投放规则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教育部政策及高校招生实践,确保全面准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