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科目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
应收账款
最常见的需要计提坏账准备的科目,用于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形成的应收款项。
其他应收款
包括应收票据、应收股利、应收利息、应收补贴等,需根据款项回收可能性判断是否计提坏账。
预付账款
若预付账款因对方破产、倒闭等原因无法收回,需转入“其他应收款”并计提坏账。
应收票据
未到期的应收票据若存在无法收回风险,需转为应收账款并计提坏账。
长期应收款
包括长期股权投资、融资租赁等,需根据合同条款和回收可能性评估是否计提坏账。
其他预付款项
极少数情况下(如对方破产),需转入“其他应收款”处理。
坏账准备的核算方法
企业通常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,通过“信用减值损失”科目计提坏账准备,实际发生坏账时冲减坏账准备并转销应收账款。
特殊情形处理
单笔逾期金额超过5万元或年销售额0.5%的应收款项,需单独计提坏账。
逾期1年以上且无收回可能性的款项,可确认为坏账并转销。
坏账准备的调整
每年末需重新评估坏账准备余额,若实际损失大于账面余额需补提,反之则冲回。
税务影响
坏账准备作为费用列支,会影响当期利润,需结合税法规定进行税务筹划。
以上科目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和信用政策综合判断是否计提坏账,建议定期对应收款项进行信用评估并更新坏账准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