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四月的花,中国古代诗词中有多首经典之作,以下是整理后的主要作品及赏析:
《大林寺桃花》 - 白居易
“人间四月芳菲尽,山寺桃花始盛开。长恨春归无觅处,不知转入此中来。”
以山寺桃花与人间春光的对比,蕴含哲理,成为描写四月山景的千古名句。
《客中初夏》 - 司马光
“四月清和雨乍晴,南山当户转分明。更无柳絮因风起,惟有葵花向日倾。”
通过雨后初晴的南山景色,隐喻士大夫的清高品格,被《宋诗三百首》收录。
《乡村四月》 - 翁卷
“绿遍山原白满川,子规声里雨如烟。乡村四月闲人少,才了蚕桑又插田。”
展现江南水乡四月的农耕图景,充满生活气息。
《浣溪沙》 - 晏殊
“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小园香径独徘徊。”
以落花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无奈,意境深远。
《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》(其一) - 杜甫
“江上被花恼不彻,无处告诉只颠狂。走觅南邻爱酒伴,经旬出饮独空床。”
通过寻花行为抒发现代人孤独感,被《杜甫集》收录。
《牡丹》 - 刘禹锡
“庭前芍药妖无格,池上芙蕖净少情。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
赞颂牡丹的国色天香,成为牡丹诗的代表作。
《白牡丹》 - 王贞白
“谷雨洗纤素,裁为白牡丹。异香开玉合,轻粉泥银盘。”
以细腻笔触描绘白牡丹的清雅,展现牡丹的独特魅力。
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 - 杜甫
“离离原上草,一岁一枯荣。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”
虽未直接写四月,但通过草的循环生长,隐喻生命的永恒。
补充说明 :
白居易的《大林寺桃花》和《客中初夏》被多次列为四月诗词的经典代表,其意境至今仍被广泛传诵。- 司马光的《客中初夏》通过葵花向日特性,隐喻士大夫精神,被《宋诗三百首》收录。- 朱熹的《春日》虽未明确提及四月,但描绘的春日盛景与四月气候特征契合,展现理学诗的哲理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