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知目标
认识“1”和“许多”的概念,能用短句表达“1个XX”“许多个XX”。
能通过观察和操作感知“1”与“许多”的数量关系。
技能目标
掌握10以内数的实际应用,能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分类活动。
学习用语言描述数量关系,例如“我摘了1个苹果,我放了1个苹果”。
情感目标
培养对数学活动的兴趣,增强自信心和参与度。
重点 :感知“1”和“许多”的关系,能用短句表达数量概念。
难点 :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“许多”的概念,并用语言准确表达。
实物材料 :苹果、香蕉、葡萄、橙子等水果(建议多种颜色和大小)。
辅助工具 :篮子、红黄篓子、数字卡片(1-10)。
环境布置 :水果树模型或图片,增强情境感。
导入活动 :展示1个水果(如苹果),引导幼儿认识名称并数数。
对比感知 :再展示5个、10个水果,引导幼儿观察数量差异,感知“许多”的概念。
操作练习 :用红黄篓子分装水果,幼儿需边分边说“1个苹果,1个香蕉”等。
数数游戏 :将水果逐个放入篮子,幼儿数数并记录数字。
数字对应 :通过发光数字牌,让幼儿猜测篮中水果数量,强化数字与数量的关联。
语言表达 :引导幼儿用“我摘了1个XX,我放了1个XX”描述过程。
分类统计 :按颜色或种类分水果,统计每种水果的数量。
解决实际问题 :如“如果每个小朋友分2个苹果,需要几篮子?”。
延伸活动 :观察水果树模型,数一数果实数量,并与实际相符。
观察表现 :关注幼儿能否正确区分“1”和“许多”,语言表达是否准确。
操作能力 :评价幼儿分水果、数数等动手能力。
反馈调整 :根据幼儿掌握情况调整活动难度,如增加水果种类或数量。
活动需结合幼儿生活经验,选择熟悉的水果。
通过游戏化设计(如猜数字、送水果)保持幼儿兴趣。
鼓励幼儿自主探索,教师适时引导。
以上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调整水果种类和活动环节,建议配合音乐、绘画等辅助手段丰富课堂体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