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经济师考试的科目顺序,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:
经济师考试分为 公共科目 和 专业科目 两部分:
公共科目 :《经济基础知识》(必考)
覆盖经济学基础理论,包括宏观经济学、微观经济学、财政政策、金融市场等核心内容,是所有考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课程。
专业科目 :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(必考)
根据报考方向选择,分为工商管理、农业经济、财政税收等10个专业类别,考察具体领域的应用知识。
先考公共科目
多数考生选择先攻克《经济基础知识》,原因包括:
作为基础课程,为后续专业科目奠定理论基础;
2023-2025年考试均采用“上午考公共科目,下午考专业科目”的安排,先考公共科目可利用下午时间复习专业内容。
同时备考两科
建议同步学习两科,避免因时间分配不当导致知识遗忘。两科内容关联性较强,例如《经济基础知识》中的财政政策部分与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中的财政税收章节有直接联系。
教材与视频结合 :系统学习教材内容,结合视频课程加深理解;
分阶段复习 :3个月基础学习+1个月刷题+1个月冲刺;
历年真题演练 :通过真题检验学习效果,熟悉题型与考点分布。
考试周期 :连续两年内通过两科即可取得证书,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报考年份;
专业选择 :初中级经济师均需考公共科目,但专业科目需与报考方向一致。
综上,经济师考试应优先学习《经济基础知识》,并结合《专业知识和实务》同步备考,以提高学习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