审计认定是审计过程中对财务报表及相关信息的判断和结论,主要分为以下方面:
发生认定 :确保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;
完整性认定 :所有应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完整记录,无遗漏;
准确性认定 :交易金额、数据等记录准确,无计算或人为调整错误;
分类认定 :交易和事项已归类至正确会计科目,无混淆;
截止认定 :交易记录在正确会计期间,无提前或延后。
存在认定 :资产、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在报表日真实存在;
完整性认定 :所有应记录的期末余额均已完整记录;
权利与义务认定 :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,负债为现时义务;
计价与分摊认定 :期末余额以恰当金额反映,相关调整已正确记录。
发生及权利和义务认定 :披露的交易、事项真实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;
完整性认定 :所有应披露的信息均已包含;
准确性和计价认定 :财务信息与其他信息公允披露,金额准确;
分类和可理解性认定 :信息分类恰当,表述清晰易懂。
财务风险认定 :评估财务报表中的财务风险是否可控;
内部控制有效性认定 :评估内部控制制度能否保障财务报表真实性;
重大事项认定 :确认是否存在重大诉讼、违规等影响财务报表的事项。
审计认定通过六大类(交易与事项、账户余额、列报与披露)及细分要素,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、完整性和公允性。审计师需结合内部控制评估和实质性测试,综合判断各项认定是否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