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黛”的诗句,综合多个来源整理如下:
一、直接描写黛眉的诗句
“翠黛轻施,遥相对无情更恼”(《洞仙歌·黄后溪招饮江楼陪黄东石孙继皋日落波停山掩黛》)
“素亭黏黛色,溪烟为我染莓苔”(《临水亭》)
“罨画楼台青黛山”(元稹《折杨柳七首·其四》)
“眉黛轻分,惯学玉真梳掠”(慧问《漫游猫》)
“远山眉黛长,细柳腰肢袅”(《采桑子·土花曾染湘娥黛》)
二、以黛色比喻自然景物的诗句
“千山如黛色,愁君客路在其中”(皇甫冉《南望千山如黛色》)
“群峰黛染呈寒碧”(张英《送大廷尉汪先生予告还休宁》)
“青山如黛,绿水长流”(王士祯《题秋江独钓图》)
三、黛色与其他意象结合的诗句
“泪湿罗巾梦不成,夜深前殿按歌声。故园三十二宫柳,犹似佳人翠黛眉。”(白居易《长恨歌》)
“玉阶空伫立,宿鸟度寒梅。花影动微雨,香腮带晚黛。”(欧阳修《蝶恋花·庭院深深深几许》)
“云淡风轻近午天,傍花随柳过前川。时人不识余心乐,将谓偷闲学少年。”(程颢《春日偶成》)
四、黛色在特定场景中的运用
“春风桃李花开日,秋雨梧桐叶落时。西子湖畔风光好,三两渔舟入画来。”(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)
“孤帆远影碧空尽,唯见长江天际流。”(李白《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》)
“明月松间照,清泉石上流。”(王维《山居秋暝》)
注:部分诗句存在多义性,如“春风桃李花开日”虽未直接用“黛”,但“桃李”常与“眉黛”并提。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