期货市场主要研究的指数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类,涵盖商品、金融及行业领域:
综合类商品指数
如CRB商品指数(全球大宗商品市场),涵盖能源、农产品、金属等商品价格变动,反映全球商品市场整体趋势。
道琼斯-UBS商品指数(DJ-UBSCI),覆盖能源、农产品、金属等,与全球商品价格波动密切相关。
细分商品指数
玉米期货价格指数、黄金期货价格指数、原油期货价格指数等,针对单一商品或小类商品,反映其特定市场供需状况。
国内股指期货指数
沪深300指数期货(对应沪深300指数),反映中国A股市场最具代表性的50家公司的整体表现。
上证50指数期货(对应上证50指数),覆盖中国A股市场市值最大的50家公司。
中证500指数期货(对应中证500指数),填补传统宽基指数在行业覆盖上的不足。
国际股指期货指数
恒生指数期货(香港股市),反映香港主要上市公司股票表现。
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(DJIA)、标普500指数期货(SPX),分别对应美国股市两大核心指数。
能源指数
反映能源行业(如石油、天然气)价格波动,帮助投资者把握能源市场趋势。
农产品指数
如玉米期货价格指数,追踪农产品市场供需变化。
其他行业指数
金属指数(如铜、铝)、农产品指数(如小麦、大豆)等,针对特定行业提供市场概览。
GSCI(高盛商品指数) :全球商品市场综合指数,涵盖能源、农产品、金属等。
A500指数 :中证A500指数期货对应,兼顾行业均衡与市场代表性。
移动平均线(MA) :识别趋势及阻力/支撑位。
相对强弱指数(RSI) :判断超买/超卖状态。
MACD :分析趋势加速或转折。
总结 :期货研究需结合商品/金融指数与行业指数,通过历史数据、技术指标及基本面分析,综合判断市场趋势。不同指数反映不同市场领域,投资者可根据投资策略选择关注重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