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振宁的留学经历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,综合了多份资料整理如下:
入学背景
1938年,杨振宁以同等学力考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化学系,但自修物理教科书后对物理学产生浓厚兴趣,于12月转入物理学系。
学术成就
1942年以英文论文《群论与多原子分子的振动》获西南联大理学学士学位;
1944年通过硕士学位考试,研究方向为场论。
考取庚款奖学金
1943年参加第六届庚款留美公费生考试,以优异成绩获得物理学专业资格。
初到美国
1945年11月24日抵达美国曼哈顿,次年1月2日在芝加哥大学注册为物理学博士研究生。
初期适应与转型
初期因实验能力较弱常遇挫折,后决定转向理论物理研究;
1949年进入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,与李政道合作研究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问题。
重大成就
1957年,杨振宁与李政道因《对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守恒的质疑》获诺贝尔物理学奖,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。
加入美籍
1964年因子女均为美国籍及学术发展需求,正式加入美国国籍。
归国与晚年
1957年后长期居美,1997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教授,推动中国物理学发展。
兴趣转向 :从化学系转向物理系是本科阶段的关键;
学术定位 :放弃实验物理转攻理论物理,奠定后续研究基础;
国籍选择 :结合家庭与学术需求,1964年加入美籍。
杨振宁的留学经历体现了对知识的执着追求与学术道路的灵活调整,最终成就了国际顶尖科学家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