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陆港的机构设置通常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和运营实体,具体构成因地区和港口类型而异。以下是主要类型及机构设置说明:
港口管理局
负责港口的规划、建设、运营及日常监督管理工作,确保港口合规运营。
港口集团公司
由多个部门组成,包括行政事务、运营管理、安全监督等模块,负责港口整体战略实施。
口岸委办公室
主导口岸开放、通关服务协调及查验部门协作,保障口岸高效运作。
综合物流企业
如七台河市万通内陆港综合物流有限公司,提供货物运输、仓储、加工等一体化服务。
报关检验机构
负责货物的报关、检验检疫等手续,确保符合进出口标准。
海铁联运平台
例如广州港梅州内陆港通过“海铁联运”合作协议,强化铁路与港口的协同效率。
行业协会
如中国港口协会,通过行业组织形式推动内陆港的集聚发展与产业升级。
海关及检验检疫部门
在内陆港履行监管职能,完成进出口货物的通关手续。
科技与信息化机构
负责港口智能化建设,如广州港通过科技信息化提升作业效率。
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:如交通、商务、经信等部门,支持内陆港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策引导。
国际船舶登记机构 :如海南国际船舶登记管理局,管理“中国洋浦港”籍船舶。
注 :部分港口(如深圳)可能将部分职能合并至综合交通枢纽管理平台,而内陆港的核心运营机构通常以港口集团或管理局为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