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建设领用材料计入产品成本
将自营工程领用材料直接计入生产成本,导致成本虚高、利润虚低。例如:
$$借:生产成本,贷:原材料$$
正确处理应为:借:在建工程,贷:原材料。
未用材料不作退库
车间领用材料后未办理退库手续,多计费用、少计利润。例如:
$$借:生产成本,贷:原材料$$
正确处理需办理假退料手续:借:生产成本,贷:原材料(红字);借:库存商品,贷:原材料(蓝字)。
修理费用重复计入生产成本
将固定资产修理费预提后,实际支出又重复计入成本,虚增利润。例如:
$$借:生产成本,贷:预提费用$$
实际支出时:借:生产成本,贷:银行存款
正确处理:将重复部分计入管理费用。
福利费用误入成本项目
将福利部门工资计入生产成本,减少利润。例如:
$$借:生产成本,贷:应付工资$$
正确处理:借:应付职工薪酬,贷:应付工资。
收入与预收账款混淆
将预收账款直接确认为收入,导致负债虚增。例如:
$$借:现金,贷:销售收入$$
正确处理:借:银行存款,贷:预收账款。
贷款与债务未区分
将短期贷款误记为长期债务,影响资产负债结构。例如:
$$借:资产,贷:应付账款$$
正确处理:借:资产,贷:短期借款。
不计提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
未根据实际情况计提坏账或存货跌价,可能导致资产虚高。例如:
$$借:应收账款,贷:销售收入$$
正确处理:需评估坏账可能性,计提坏账准备:
$$借:信用减值损失,贷:坏账准备$$。
固定资产处置不当
固定资产报废或出售未通过“固定资产清理”科目核算,影响资产净值。例如:
$$借:库存商品,贷:固定资产$$
正确处理:需结转累计折旧并转入库存商品:
$$借:固定资产清理,贷:固定资产$$
$$借:库存商品,贷:固定资产清理$$。
收支与资本支出混淆
将资本性支出误记为费用,如设备购置直接计入成本:
$$借:生产成本,贷:原材料$$
正确处理:计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:
$$借:固定资产,贷:应付账款$$
$$借:累计折旧,贷:固定资产$$。
多期费用一期分摊
将多期发生的费用集中在一期确认,违反权责发生制。例如:
$$借:管理费用,贷:应付账款(多期金额)$$
正确处理:按实际发生期间分摊:
$$借:管理费用,贷:应付账款(本期金额)$$
$$借:应付账款,贷:银行存款(本期金额)$$。
记账错误可能涉及核算对象、收支时点或税务处理不当。发现错误后,需根据错误类型选择合适更正方法(如划线更正、红字更正或补充登记法),并确保所有更正符合会计准则和税务规定。若错误涉及以前年度,需编制调整分录进行追溯调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