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教育科普 消费者有哪些赔偿

消费者有哪些赔偿

发布时间:2025-05-02 01:38:34

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得赔偿,具体依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及相关法律规定:

一、赔偿主体

直接责任人

受害人可向销售者、服务者或生产者要求赔偿。

法人或非法人组织

因企业分立、合并导致权益转移的,可向变更后的企业索赔。

营业执照持有人

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,可向营业执照持有人索赔。

广告发布者

因虚假广告导致损害的,可向广告发布者索赔。

展销会举办者/柜台出租者

展销会结束或租赁期满后,可向主办方索赔。

二、赔偿范围

人身损害赔偿

包括医疗费、护理费、交通费、营养费、住院伙食补助费、误工费、残疾生活辅助具费、残疾赔偿金、丧葬费及死亡赔偿金。

财产损害赔偿

赔偿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的费用,若存在缺陷需额外赔偿。

精神损害赔偿

因侮辱、诽谤、搜查身体等侵犯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,可要求赔偿。

三、赔偿标准

基本赔偿原则

通常为消费者支付费用的三倍,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计算。

特殊情形

欺诈行为:三倍赔偿或价款十倍(食品、药品);

产品缺陷:依据《民法典》规定赔偿,可能涉及二倍或更高标准;

违法广告:可要求广告发布者承担赔偿责任。

四、其他救济途径

行政投诉

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,要求查处违法经营者;

调解与仲裁

通过消费者协会、工商部门调解或仲裁机构解决纠纷;

诉讼

保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,要求赔偿损失。

五、注意事项

时效性 :一般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受损后2年内维权;

证据收集 :保留购物凭证、医疗记录、广告宣传材料等关键证据。

以上内容综合了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民法典》及相关司法解释,为消费者提供了全面的赔偿依据和维权指南。

温馨提示:
本文【消费者有哪些赔偿】由作者 山东有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转载提供。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 有货号 信息发布平台,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 若存在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。
有货号 ©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