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志愿中的“极差”是指在录取过程中,考生分数与录取分数线或不同志愿之间的分数差异,主要分为以下两种类型:
指考生被第二志愿录取时,通常比第一志愿录取分数高出的分数。由于高校在录取后续志愿时,分数线会逐步提高(即“分数优先、志愿优先”原则),因此后续志愿的录取门槛会更高。
示例 :
A考生第一志愿报某高校,录取分数为600分;
B考生第二志愿报同一高校,因学校志愿分极差为3分,需达到603分才能被录取。
指考生在不能满足第一专业志愿的录取分数要求时,其总分需减去特定分数级差值后,再参与后续专业的排序和录取。
示例 :
某高校对5个专业设置3分级差(第二专业减1分、第三专业减2分等);
C考生第一专业志愿未录取,第二专业志愿时需在原分数基础上减1分参与竞争。
平衡志愿顺序 :通过分数级差机制,既保证第一志愿考生优先录取权,又为后续志愿考生提供机会,避免所有考生集中在少数热门专业。
优化志愿填报 :考生需根据自身分数与高校、专业的级差,合理设置志愿顺序和分数间隔,提高录取成功率。
不同省份、高校的级差设置可能不同,建议考生查阅本省《招生计划手册》或咨询学校招生办;
部分高校在特定专业(如艺术、体育类)可能单独设置专业级差,需关注招生简章。
通过理解极差概念,考生可以更科学地规划志愿组合,提升被理想院校和专业录取的机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