普高综合考试科目内容根据考试模式和地区政策有所不同,主要分为以下两类:
必修科目
语文、数学、外语(课程)为必修科目,具体要求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。
选考科目
学生需从物理、历史中选择1科作为首选科目,并从化学、生物、思想政治、地理中选择2科。 - 物理 :考察物质科学基础和科学思维能力;
历史 :侧重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时空观念;
化学/生物 :强调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;
政治/地理 :注重政治理论应用和地理空间认知。
除学业水平考试外,综合素质评价还包括:
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成绩
覆盖语文、数学、外语、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学、信息技术、通用技术、艺术(音乐/美术)、体育与健康等科目,仅限必修内容。
学生档案材料
包括思想品德、社会实践、艺术素养、体育健康等方面的表现,由学校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价。
学业水平考试 :以等级或"合格/不合格"形式呈现,等级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级,具体比例由各省确定;
综合素质评价 :通过面试(如自我介绍、问题回答)、学业成绩等综合评估,重点考察临场应变、表达能力、团队协作等素质。
考试内容需结合国家课程标准,具体命题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组织;
部分省份实行"3+1+2"模式,例如安徽、江西等地,考生需在物理/历史中选1科,在化学/生物/政治/地理中选2科;
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和高校专业要求选择科目,避免仅依赖成绩排名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教育部政策及多省考试实践,具体以当地最新文件为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