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老保险缴费基数包括以下项目,具体范围和计算方式如下:
包括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中用于缴费的部分,具体包含:
基本工资 (职务+级别)
规范后津贴补贴 (如工作性津贴、生活性补贴、改革性补贴)
年终一次性奖金
国家统一规定的津贴补贴 (如艰苦边远地区津贴、警衔津贴、海关津贴等)
按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,计算规则:
月平均工资范围 :以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,低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60%的按60%计算,高于300%的按300%计算,超出部分不计入缴费基数
新招职工 :以起薪当月工资为缴费基数,从第二年起按上年实发工资的月平均工资计算
特殊情况 :
单位派脱产学习/请长假人员:以脱产或请假期间的上年月平均工资计算
境外工作人员:按出境前上年在本单位领取的月平均工资计算
失业再就业人员:以再就业起薪当月的工资为基数
假设某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12000元,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为8000元:
缴费基数 :12000元(因未超过300%上限,直接采用实际工资)
单位缴费 :12000元 × 单位缴费比例(如20%)
个人缴费 :12000元 × 个人缴费比例(如8%)
基数调整 :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每年调整时,次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也会相应调整
计发基数与退休金 :计发基数影响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,但与退休时实际缴费基数无关
以上内容综合了社保政策及各地实际操作规则,确保覆盖主要情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