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或个人持有的、其价值随金融市场价格波动而变动的资产。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,金融资产可分为以下几类:
货币市场工具
短期金融工具,如国库券、商业票据、银行承兑汇票等,通常期限在1年以内,具有高流动性、低风险特点。
资本市场工具
中长期金融工具,如股票、公司债券、长期国债等,期限通常超过1年,收益较高但风险也较大。
债权类金融资产
包括债券、票据、贷款等,投资者享有固定收益权,如利息和本金回收权。
股权类金融资产
如股票,代表公司所有权份额,投资者可参与公司决策并分享利润。
场内金融资产
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资产,如股票、债券,具有高透明度和严格监管。
场外金融资产
在交易所外交易的资产,如衍生品、私募股权,灵活性较高但信息透明度较低。
会计科目分类
根据《企业会计准则》,金融资产分为:
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(交易性金融资产、直接指定为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);
持有至到期投资;
贷款和应收款项;
可供出售金融资产。
复杂金融工具分类
包括衍生金融工具(如期货、期权、互换协议)和非衍生金融资产(如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)。
货币资金 :库存现金、银行存款、短期投资;
固定收益资产 :国债、企业债、定期存款;
权益类资产 :上市公司股票、未上市公司股权;
衍生品 :期货合约、期权合约、掉期协议。
金融资产的分类体系复杂且多样,不同分类标准下存在交叉。企业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需求,结合会计准则进行具体划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