挂科的判定标准主要依据学分和成绩两个方面,具体规则因学校而异,但综合多校规定可总结如下:
基本规则
学分是衡量学习量的单位,按学期计算。若某门课程成绩低于60分,则该课程视为挂科,但需通过补考或重修后重新获得学分。
特殊计分方式
部分学校采用综合成绩计算方式,即平时分(含考勤、作业等)与期末考试成绩按比例加权后,平均分低于60分即判定为挂科。
单科判定
多数学校以单科成绩是否低于60分为主要判定标准。若某科成绩未达60分,无论学分多少,均视为挂科。
综合成绩判定
部分学校采用综合成绩(平时分+期末分)的平均值作为判定依据,若平均分低于60分则挂科。
补考与重修
挂科后需通过补考或重修课程以恢复学分,未补修或重修完成前需暂停学业。
绩点影响
挂科次数和学分会影响平均学分绩点(GPA),一般要求GPA≥2.0才能获得学位证。
具体规定差异
不同高校对挂科的学分要求、补考次数等细节存在差异,建议新生查阅本校《教学管理规定》或教务系统确认。
综上,挂科的核心判定标准是学分未达标(≥2学分)且成绩未通过(≤60分),具体计算方式需结合学校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