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乍暖还寒”的诗句,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:
一、宋代李清照《声声慢·寻寻觅觅》
“寻寻觅觅,冷冷清清,凄凄惨惨戚戚。乍暖还寒时候,最难将息。”
这是最着名的“乍暖还寒”诗句,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里气温波动对人的影响,成为婉约词的代表作。
二、宋代刘清夫《玉楼春·柳梢绿小眉如印》
“柳梢绿小眉如印,乍暖还寒犹未定。惜花长是为花愁,殢酒却嫌添酒病。”
此句以景写情,通过春日柳色与气温变化,抒发了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。
三、其他相关诗句
《摸鱼儿·便无他》——柴望
“便无他、杜鹃催去,匆匆春事能几。看来不见春归路,飞絮又随流水。”
以杜鹃啼血暗示春光易逝,与“乍暖还寒”的时令特征相呼应。
《声声慢》(节选)——李清照
“满地黄花堆积,憔悴损,如今有谁堪摘。守着窗儿,独自怎生得黑。梧桐更兼细雨,到黄昏、点点滴滴。”
通过秋日景象反衬春日短暂,强化了气候多变的感受。
《玉楼春》(节选)——刘清夫
“东君晓夜促归期,三十六番花递信。便无他、杜鹃催去,匆匆春事能几。”
以杜鹃啼血暗示春日短暂,与“乍暖还寒”的时令特征相呼应。
四、其他诗人的相关作品
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:“燕子楼空,梧桐夜雨,难为情。”(虽未直接提及“乍暖还寒”,但通过雨夜燕子归巢的意象暗示气候多变)
于谦《除夜太原寒甚》:“轻寒底用愁,春风来不远,只在屋东头。”(通过冬末春初的寒暖对比,体现乍暖还寒的特点)
注:部分诗句如“正乍暖还寒,未是晴天气”等虽涉及类似气候特征,但未形成完整诗句或广为人知,故未列入主要整理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