应交税费项目
借方发生额 :反映企业实际已缴纳的税金金额(如增值税、所得税等)。
贷方发生额 :反映企业实际应缴纳但尚未缴纳的税金金额。
资产负债率与应交税费比例
应交税费占负债的比例可间接反映纳税额大小。若比例较高,可能表明纳税额较大。
税金及附加项目
显示报告期内应缴纳的税费(如增值税、消费税、城建税等)。
所得税费用项目
反映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金额。
利润趋势分析
通过观察税前利润变化,结合税率,可推测纳税额趋势。例如,税前利润下降可能伴随纳税额减少。
支付的各项税费累计数
反映报告期内实际支付的税款总额,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记录,可能不对应具体纳税期。
资产负债表的变动
结合应交税费的增减,可计算当期实际纳税额:
$$text{实际纳税额} = text{期初应交税费} + text{本期发生额} - text{期末应交税费}$$。
增值税特殊性
作为价外税,增值税不直接体现在利润表中,需通过销项税与进项税的差额计算。
资本化税金
部分税种(如车辆购置税)直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,不通过损益表体现。
完整纳税额的确认
年度纳税总额需结合利润表、资产负债表及现金流量表综合计算,或查阅纳税申报表。
若需查看具体税种金额,可查阅利润表中的“税金及附加”或“所得税费用”,或通过资产负债表中的“应交税费”明细科目分析。对于复杂税务事项,建议结合税务申报表(如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)进行核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