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多情”与“无情”的诗句,可综合古诗词中的经典名句进行整理:
张泌《寄人》
“多情月,照落花,是相思。别梦依依到谢家,小廊回合曲阑斜。”
以春庭月为载体,抒发离人对落花的无限眷恋,成为爱情诗的典范。
杜牧《赠别二首(其二)》
“多情却似总无情,唯觉樽前笑不成。蜡烛有心还惜别,替人垂泪到天明。”
通过蜡烛垂泪的意象,反衬离别的痛苦,情感细腻且哀婉。
高明《琵琶记》
“我本将心向明月,奈何明月照沟渠。”
以明月象征纯洁情感,却遭现实冷遇,表达理想主义者的无奈。
苏轼《蝶恋花·春景》
“笑渐不闻声渐悄,多情却被无情恼。”
通过环境描写,隐喻情感被忽视的孤寂感。
张凤翼《灌园记·后识法章》
“各人自扫门前雪,莫管他人瓦上霜。”
体现封建社会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自私。
文天祥《杜架阁》
“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,使我双泪长珊珊。”
从反面角度,因他人情感波动而引发自身悲伤,暗示情感的脆弱性。
李白《古风其十五》
“珠玉买歌笑,糟糠养贤才。”
通过对比奢华享乐与简朴情感,批判世态炎凉。
周邦彦《尉迟杯·离恨》
“无情画舸,都不管、烟波隔前浦。”
以画舸的冷漠象征人事的疏离,烘托离愁。
柳永《雨霖铃·寒蝉凄切》
“多情自古伤离别,更那堪、冷落清秋节!”
将多情与离别结合,奠定婉约词的情感基调。
任昱《沉醉东风·信笔》
“无奈青山空念远,落花风雨更伤春。”
通过自然意象表达对逝去情感的无奈追思。
以上诗句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现了“多情”与“无情”的主题,既有对美好情感的赞颂,也包含对现实冷漠的批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