债券兑付方式主要有以下五种,具体如下:
这是最常见的兑付方式,指债券到期时,发行人按票面利率和持有数量一次性支付本金和最后一期利息。例如国债到期后,投资者可按面值收回本金并获取约定利息。
允许发行人在债券到期前偿还本金和利息,但需在债券条款中明确约定,并支付一定手续费。提前兑付通常适用于市场利率下降或发行人资金需求变化的情况。
将本金和利息分若干期支付,可灵活调整资金使用计划。例如,可设置3期、5期等不同兑付方案,每期利率可能不同。
到期后用另一种债券替代原债券,延长投资者持有期限并减轻发行人资金压力。这种方式常见于可转债中,投资者可选择保留可转债继续投资或转换为股票。
针对可转债等特殊债券,持有人可在规定时间内按约定比例转换为发行公司的普通股。这种转换通常具有灵活性,既保留债权属性又参与股权收益分配。
到期一次直接偿还债券 (部分网页提及):指债券存续期内溢价或折价摊销完毕后,到期按面值偿还本金,不涉及利息支付。
展期偿还 :在债券到期前协商延长期限,但此方式在搜索结果中未明确提及。
以上方式需根据具体债券发行条款确定适用条件,投资者需关注债券说明书中的相关约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