报考少数民族骨干计划(简称“少数民族优干”)的流程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,具体要求可能因地区政策略有差异,建议以考生所在省份教育部门发布的最新通知为准:
条件审核
少数民族考生需符合生源地少数民族身份要求,汉族考生可能需在民族自治地区工作满3年。
需满足学历、工作年限等基本条件,具体以招生单位要求为准。
地区政策差异
不同省份对少数民族考生和汉族考生的要求可能不同,例如:
云南考生可通过“云南教育”App提交材料;
辽宁考生需关注省级教育厅邮箱获取验证码。
必备材料
身份证、户口簿(含首页和本人页);
学历证明(毕业证、学位证);
工作单位同意报考证明(在职考生)。
其他可能材料
少数民族考生需提供户籍证明或民族身份验证;
部分院校可能要求英语等级证书、推荐信或个人陈述。
网上申请
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(研招网),在考生类别中选择“少数民族骨干计划”;
填写个人信息并上传材料,确保材料真实完整。
现场确认
完成网上申请后,需到指定单位(如省级教育厅或高校)进行现场确认;
非在职考生需携带身份证、学历证书等材料,部分省份需现场缴费。
备考
复试科目通常包括英语口语、学科基础知识等,需参考招生单位发布的考试大纲;
建议提前3-6个月开始备考,参加统考科目复习。
考试
考试时间与统考一致,通常在每年12月;
需使用校验码完成报名,其他流程与普通统考生相同。
录取
通过复试后,考生需签订定向协议书,一式三份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