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学》和《中庸》作为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其内容篇幅和结构如下:
基本纲领
提出“明明德、亲民、止于至善”三大纲领,强调通过个人修养实现道德完善,并以此为基础治理国家、平定天下。
八条目
包括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构成从个人到社会的道德实践路径。
核心概念
以“中庸之道”为核心,主张“中”(不偏不倚)与“和”(平衡和谐),并视“诚”为最高道德标准。
修养方法
强调“博学之、审问之、慎思之、明辨之、笃行之”的认知与实践过程,旨在培养理想人格。
共同点 :均重视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,提出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的理想路径。
差异 :《大学》更侧重理论框架与实践步骤,《中庸》则侧重哲学思考与道德境界。
《大学》约2000字,分10篇;《中庸》33章,约3568字(不同版本略有差异)。两者合称“四书”,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经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