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父亲和母亲的诗句,中国古代文学中留下了丰富的作品,既有赞颂母爱的经典,也有表达父爱的深情。以下是整理后的主要诗作分类:
孟郊《游子吟》
慈母手中线,游子身上衣。临行密密缝,意恐迟迟归。谁言寸草心,报得三春晖。 以母爱的伟大与无私,比喻子女难以报答的深情。
黄仲则《别老母》
搴帷拜母河梁去,白发愁看泪眼枯。惨惨柴门风雪夜,此时有子不如无。 通过悲怆的离别场景,展现母爱的伟大与子女的愧疚。
孟郊《十五》
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邗阴。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 以杜鹃啼血的意象,表达对远在异乡母亲的思念。
杨维桢《慈母爱》
慈母爱,爱幼雏,赵家光义为皇储。龙行虎步状日异,狗趋鹰附势日殊。 通过历史典故,赞颂母爱的恒久与伟大。
王安石《将母邗沟上》
将母邗沟上,留家白邗阴。月明闻杜宇,南北总关心。 以杜鹃啼血的意象,表达对母亲的思念,隐含父爱的深沉。
白居易《母别子》
母别子,子别母,白日无光哭声苦。新人迎来旧人弃,掌上莲花眼中刺。 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,展现父爱的无奈与悲痛。
吕公着《格言联璧》
父母所欲为者,我继述之;父母所重念者,我亲厚之。 以简洁的语言,表达对父母教诲的传承与尊重。
孟郊《游子吟》 (重复收录):同上
黄仲则《别老母》 (重复收录):同上
王安石《将母邗沟上》 (重复收录):同上
《劝孝歌》 :收录多首劝诫子女孝道的诗作,如“母称儿干卧,儿屎母湿眠”“尊前慈母在,浪子不觉寒”等。
《十五》 :王安石以淮河为界与母亲诀别,表达对母亲的深情眷恋。
以上诗作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父爱的深沉与母爱的伟大,既有具象的母子互动,也有时空交错的思念表达,共同构成中华传统孝文化的文学瑰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