悲喜交加的诗句在古典诗词中常通过对比或转折手法表达复杂情感,以下为典型代表:
杜甫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》
“剑外忽传收蓟北,初闻涕泪满衣裳。却看妻子愁何在,漫卷诗书喜欲狂。”
通过官军收复失地的喜讯与对家人的牵挂形成对比,展现悲喜交织的激昂情感。
王维《蝶恋花·蹴罢秋千》
“儿女情长,悲喜交集。”
以简洁语言概括了爱情中的复杂情绪,虽出自词牌而非诗,但情感表达与悲喜交加主题契合。
李煜《虞美人·春花秋月何时了》
“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”
以春水喻愁,表面写哀,实则暗含对故国沦丧的悲喜交织。
陈维崧《贺新郎·弓冶弟万里省亲》
“悲喜交集,词以赠之。”
通过兄弟团聚的喜悦与离别之痛,体现人生聚散无常的复杂情感。
陶渊明《登高》
“野径云俱黑,江船火独明。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。”
以自然景物反衬个人羁旅之悲,同时蕴含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喜悦。
总结 :悲喜交加的诗句多通过时空对比、情景交融或人物命运转折展现,如杜甫的战乱与归乡、李煜的亡国之痛、王维的离愁别绪等,均能深刻反映人性的复杂情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