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应链资产是指在供应链管理中形成的具有经济价值的资产,主要形式包括以下几种:
直接应收账款证券化
核心企业将其对一级供应商的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,通过特殊目的载体(SPV)发行资产支持票据(ABN)或资产支持商业票据(ABCP)。
间接应收账款证券化
核心企业以供应链票据结算的应收账款或票据收益权作为基础资产,将票据质押给SPV后发行证券。
供应链票据是核心企业通过供应链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,分为银票和商票两种类型。这类票据以真实交易为基础,具有可预期的现金流,是供应链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基础资产。
库存商品证券化
企业可将库存商品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,通过SPV发行证券,将库存商品转化为可交易的金融产品。
预付款项证券化
企业可将预付款项作为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,盘活资金流,降低运营成本。
知识产权资产
包括专利、商标、着作权等,企业可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或独立证券化提升资产流动性。
数据资产
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,数据资产逐渐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可通过数据权益凭证进行证券化。
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,将信用扩展至更上游的供应商,形成一级供应商、二级供应商等多级供应链资产池,实现更广泛的融资覆盖。
供应链资产形式多样,核心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和融资需求,选择应收账款、票据、存货等基础资产进行证券化。多级供应链资产通过信用传导机制,进一步拓展融资范围,提升产业链整体资金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