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2是广义货币供应量的主要衡量指标,其构成包括以下内容:
M1(狭义货币)
包括流通中的现金(M0)和企事业单位活期存款。 - M0 :流通中的现金(即纸币和硬币)
M1 :M0 + 企业活期存款,反映最活跃的货币形式
准货币
包括定期存款、储蓄存款、居民储蓄存款、其他存款等流动性较低但可转化为现金的资产。 - 定期存款 :单位和个人在银行的定期储蓄
储蓄存款 :居民个人在银行的储蓄账户
其他存款 :如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、非银行支付机构备付金(如微信、支付宝余额)
在部分分析中,M2+会在M2基础上进一步纳入短期金融工具,如商业票据、国家发行的特种债券等,以更全面地反映潜在购买力。
根据流动性差异,货币供应量分为三个层次:
M0 :流通中的现金
M1 :M0 + 短期可转化为现金的存款
M2 :M1 + 准货币
M3 :M2 + 大额存单、短期债券等流动性更低的资产
M2是反映货币供应量、判断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,常用于:
分析通货膨胀压力
评估货币政策效果
监测金融市场流动性
以上内容综合了多个权威来源,涵盖M2的定义、构成及经济意义,供全面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