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培训机构退费金额的计算,需结合合同条款、服务完成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综合判断,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:
明确退费条款
若合同中约定了退费比例(如10%-30%)或计算方式(如按已上课时比例扣除),则直接按约定执行。
服务未开始或中断
因机构原因(如教师资质不符、课程内容缩水、突然停业等)导致服务未提供,通常可要求全额退费,或扣除不超过10%-30%的手续费。
国家层面规定
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因经营者未提供约定服务,消费者可要求退还预付款并赔偿损失,包括合理费用和利息。
特殊情况处理
不可抗力 :因重大疾病、意外伤亡、家庭特殊困难等提出退学,可要求扣除5%-10%手续费后退还剩余费用。
多课程参与 :已上多门课程且机构无过错时,退费可能扣除30%费用。
协商解决
首先与机构沟通退课原因,留存沟通记录作为证据,尽量达成一致。
对比政策
参考当地教育部门或行业协会的退费政策,部分城市(如北京海淀区)可能支持“无条件按比例退费”。
法律途径
若协商失败,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或通过诉讼维权,要求机构承担违约责任。
合同细节 :签订合同时明确退费条款,避免模糊约定。
证据留存 :保留缴费凭证、课程录音、教师资质证明等材料,支持自身诉求。
(注:具体退费比例需结合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判断,建议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当地最新政策。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