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办学校审计主要关注以下核心问题,以确保其财务健康、合规运营及资源合理利用:
会计准则执行
核查是否按照《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》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,包括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、现金流量表等,确保数据真实性和规范性。
收入与费用核算
检查收入是否完整记录,警惕少入账、虚增收入等行为。
审核费用支出是否合规,杜绝不合理开支及私设“小金库”现象。
税务合规性
核对纳税申报及税款缴纳情况,防范偷税漏税风险,同时确认是否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。
货币资金管理
监测现金流入流出,警惕虚增货币资金或资金被侵占风险。
审查银行账户管理是否规范,资金是否专款专用。
负债与权益管理
核查负债结构合理性,防范高息负债或违规举债,确保净资产真实性。
岗位制衡机制
严格分离不相容岗位(如会计与出纳、保管与审核),落实亲属回避制度,防止内部舞弊。
审查财务人员资质与专业能力是否达标。
审批流程与监督机制
检查经费开支审批手续是否完备,资金使用是否经过授权。
审核内部控制制度是否有效执行,包括关联交易管理及信息披露规范。
专项政策落实
审计学校是否落实国家教育政策,如财政补贴、专项基金的使用合规性。
固定资产与资产清查
核对固定资产登记与折旧计提是否准确,防止资产流失或虚增。
通过上述审计工作,形成审计报告并提出整改建议,帮助学校完善财务管理体系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支持持续健康发展。
以上审计内容需结合学校具体业务类型和地区监管要求调整,审计过程中应注重证据收集与风险评估,确保审计结果的客观性与权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