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,吃粽子是重要习俗之一,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相关诗词。以下是精选的端午节吃粽子的诗句分类整理:
"粽香筒竹嫩,炙脆子鹅鲜"
白居易《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》以细腻笔触描绘粽子与夏令时蔬的搭配,展现夏日饮食风情。
"五色新丝缠角粽,金盘送,生绡画扇盘双凤"
欧阳修《渔家傲·五月榴花妖艳烘》通过色彩丰富的意象,表现粽子的精致工艺与节日氛围。
"粽包分两髻,艾束着危冠"
陆游《乙卯重五诗》以生动的比喻,刻画端午节的传统装束与粽子的关联。
"四时花竞巧,九子粽争新"
李隆基《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》与陈与义《临江仙》均以粽子与端午时令结合,体现皇家节庆的庄重与民俗特色。
"灵均死波后,是节常浴兰。彩缕碧筠粽,香粳白玉团"
元稹《表夏十首》通过屈原的传说与粽子、菖蒲等元素,表达对历史人物的追思。
"端午临中夏,时清人复长"
李隆基《端午武成殿宴群官》以端午时节的自然变化,隐喻节令与食物的交融。
"子兰赤口禳何益,正则红船看不妨。团粽明朝便无味,菖蒲今日麽生香"
杨万里《端午独酌》借屈原(子兰)的典故,表达对传统习俗的反思与情感寄托。
"粽叶裹黍米,时清日复长" (同李隆基诗句,强调时令与粽子的关联)
"千舸竞流粽,艾叶黄酒驱邪" (许文通《端阳采撷》)
"菖蒲酒美清尊共,浴殿风生画扇轮" (欧阳修《渔家傲》)
这些诗句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粽子的形态、文化内涵与节日精神,既有对传统习俗的直接描绘,也有借景抒情的艺术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