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象的加工方式是人们在创造新形象时所采用的心理操作方法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、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,形成新形象的过程。例如:
美人鱼 :结合了鱼类的身体特征与人类的面部特征;
孙悟空 :融合了猴子的外形与神通广大的性格特征。
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,通过增大、缩小、数量增多或色彩加浓等方式形成新形象。例如:
千手观音 :以千手千眼表现法力无边;
飞流直下三千尺 :通过夸张手法表现瀑布的雄伟。
将人类的性格、情感或行为特征赋予非人类事物,使其人格化。例如:
雷公电母 :赋予雷电现象以人类情感和性格;
太阳公公 :将太阳拟人化为慈祥的长者。
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,通常用于文学和艺术创作中。例如:
祥林嫂 :鲁迅笔下通过典型化手法塑造的农村妇女形象;
英雄形象 :电影中常通过典型化特征塑造正义化身。
联想 :虽然联想是想象的一种形式,但不属于加工方式。例如,读到“大江东去”会联想到时间流逝,这是思维的跳跃而非新形象的创造。
以上加工方式在文学、艺术、神话及日常思维中均有广泛应用,是人类创造力的重要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