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服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涵盖穿着、动作、饮食、交际及节日等多个方面,具体可分为以下内容:
服饰规范
男子多穿长衫、马褂或袍子,女子以对襟长衫、齐胸襦裙为主。特定场合需按颜色、图案搭配,如婚礼用红色,祭祀用素色。
服装应保持整洁,无污渍褶皱,衣缘缀有暗纹的白色衣服属正常。
搭配要求
内搭中衣时需罩外衣,避免直接穿中衣出门。有帽子时需戴冠帽,素衣不可外穿。
站立姿势
经立 :正身平视,两手相合掩于袖中,置于丹田与胸口之间,手臂柔软自然。
肃立 :在经立基础上腰身微弓,低头致敬。
卑立 :腰身弯曲约30度,表示谦卑。
坐姿规范
雅坐 :膝盖并拢贴地,臀部坐凳子三分之一面积,双手交叠于膝上或抱于腹部。
胡坐 :两腿叉开,但需保持端正,不可瘫塌。
行走与拜礼
行礼 :
颔首礼:正身微弯15度致意,用于长辈答谢晚辈。
拱手礼:并步站立,左手四指并拢,右手成拳,肘部弯曲20-30厘米。
士相见礼:直立鞠躬30度,用于平辈或朋友。
大揖礼:左手压右手举额45度,鞠躬后起立,手随齐眉。
跪拜礼:直立鞠躬90度,起身后手随齐眉。
分尊卑长幼
宴席上长辈先动筷,晚辈后动;客人需等主人邀请才入座。
餐具使用
用筷时需注意力度,避免发出声响;饮酒时不可酗酒。
言谈举止
保持谦逊态度,遇到长辈或尊贵客人需行大礼;同辈交往平等相待。
禁忌规范
避免脱帽露顶、穿着素衣(丧礼除外)等行为。
传统节日
春节、端午节、中秋节等穿汉服参加活动,如祭祖、赏秋等,以传承文化。
特殊场合
婚礼、葬礼等有明确服饰要求,需遵循传统规范。
仪容仪表 :头发整齐光亮,面容清洁,指甲无污渍,搭配发饰或义髻。
行为准则 :站如松、坐如钟、卧似弓,动作舒缓自然。
汉服礼仪注重“礼制与自然”的平衡,既需遵循传统规范,又需结合现代审美。不同场合可灵活调整礼仪细节,但核心精神是传递尊重与谦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