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交量是金融市场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指标,通过不同维度反映市场活跃度与资金流向。以下是常见的成交量重要指标及其应用方法:
成交量柱状图
通过柱状高度直观展示每个交易周期的成交量变化。柱状上升表示交易活跃度提升,可能伴随价格波动。
成交量均线
计算5日、10日、20日等周期的成交量平均值,形成平滑曲线。均线上升趋势预示市场看涨,下降则可能下跌。
成交量比率(VR)
通过上升日成交量与下降日成交量的比值判断市场多空力量。VR值在40-70区间表示盘整,超160可能回调,低于40则可能见底。
量比
当日成交量与过去5日均量的比值。量比大于1表示放量,可能伴随价格突破;小于1则需关注缩量风险。
成交量震荡指标
标准差 :衡量成交量波动幅度,波动越大说明市场分歧加剧。
相对变动率(ROC) :反映成交量变化速度,快速变化可能预示趋势转折。
量价关系指标
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(VWAP) :结合价格与成交量计算,判断主力成本。
成交量差离率(OBV) :通过累计成交量与价格的关系预测趋势。
外盘与内盘 :外盘(红色)表示买方积极,内盘(绿色)显示卖方主导,两者差值反映市场主动性。
累计成交量 :观察长期趋势,突破关键均线可能预示趋势延续。
上涨行情 :关注成交量放大与价格同步上升,可增强买入信心。
下跌行情 :警惕成交量异化(如高位放量下跌),防范风险。
盘整阶段 :结合VR指标判断超买超卖信号,避免盲目跟风。
通过综合运用以上指标,可更全面地把握市场动态与趋势,辅助制定投资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