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震前的前兆现象可分为微观前兆和宏观前兆两大类,具体表现如下:
地球物理变化
地震活动异常(如小地震频发)
地壳变形(如地壳应力积累)
地磁、重力场变化
地下水化学成分变化(如氡气含量异常)
地下流体变化
地下水温度、流量突变(如井水突升、翻花冒泡)
地热异常(如温泉水温骤变)
地声异常
如闷雷声、重物滚动声等异常声响
地光异常
红色、白色或混合色光带、球状光团等罕见光亮
地气异常
白、黑、黄等颜色地雾,常伴怪味或高温
水异常
井水变色、冒泡、翻花,或泉水流量突升/下降
生物异常
动物行为异常(如蛇出洞、老鼠乱窜、牛马惊慌)
气象异常
震前闷热、暴雨/干旱、黄雾、异常寒潮或冰雹
地应力变化 :通过仪器测量地壳应力积累
植物异常 :反季节开花或大面积枯萎
说明 :不同地区前兆表现可能因地质构造差异而异,宏观异常多呈条带状分布且具同步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