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电子式需要系统掌握其书写规则,并结合元素周期表进行记忆。以下是具体方法:
电子式是表示原子、离子或分子最外层电子结构的简化模型,通过小黑点(·)或叉号(×)标示电子分布。
原子电子式
在元素符号周围对称分布最外层电子(通常为上下左右四方),未成键电子尽量成对。
例如:
钠原子(Na):
氧原子(O):
氯离子(Cl⁻):
简单阳离子电子式
通过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注“+1”“+2”等电荷,省略最外层电子。
例如:
钠离子(Na⁺):
镁离子(Mg²⁺):
简单阴离子电子式
在元素符号周围标明最外层电子数(含得失电子),用方括号括起来,并标注负电荷数(如n⁻)。
例如:
硫离子(S²⁻):
复杂离子/原子团电子式
先写出各原子连接关系,再整体标注电荷。
例如:
氢氧根离子(OH⁻):
结合周期表记忆
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规律(如第ⅠA族为1个,第ⅦA族为7个)。
通过周期表预测电子排布,减少死记硬背。
理解电子构型
掌握洪特规则(未成键电子优先单独占据不同轨道)。
通过8电子规则(稳定结构)判断离子电荷。
多练习与对比
完成教材习题,注意离子符号与电子式的对应关系。
对比错误案例,分析书写错误原因(如电荷标注错误、电子未成对等)。
离子符号与电子式混淆 :阳离子直接用离子符号,阴离子需额外标注电荷。
复杂离子拆分错误 :如MgBr₂应写作Mg²⁺。
过渡元素限制 :电子式仅适用于主族元素。
通过系统学习规则、结合周期表记忆,并通过练习巩固,可逐步掌握电子式的书写方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