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库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,由国家能源集团下属企业及国家石油公司运营,具体包括以下基地:
舟山储备基地
中国首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,位于浙江舟山,是亚洲最大的液化石油气(LNG)储备中心,可储存约1000万立方米的LNG。
镇海储备基地
位于辽宁镇海,由中石化承建,拥有52座储油罐,库容520万立方米,是重要的原油储备设施。
大连储备基地
位于辽宁大连,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储备节点,承担区域能源安全保障功能。
黄岛储备基地
分布于山东青岛黄岛,是首批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之一,库容规模较大。
独山子储备基地
位于新疆,由中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管理,2009年开工建设,是第二期战略储备基地的核心组成部分。
兰州储备基地
位于甘肃兰州,承担西部地区的石油调储任务,库容规模适中。
天津储备基地
位于天津,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储备设施。
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
位于山东黄岛,是地下储油设施的代表,与地面储罐共同构成黄岛储备基地。
镇海石油储备基地 :中石化承建,52座储油罐,库容520万立方米。
大连石油储备基地 :位于辽宁,是东北地区重要节点。
黄岛国家石油储备洞库 :地下储油设施,与地面库容结合。
截至2023年,中国已建成9个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,总库容2860万立方米,可储备原油2610万吨(约2.1亿桶),相当于中国30天原油进口量。其中,舟山、镇海、大连、黄岛为核心区域,承担主要储备功能。
储备类型 :包括地上钢油罐和地下储油洞库,如黄岛洞库。
运营主体 :主要由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及国家能源集团负责。
以上信息综合了国家统计局、能源集团及权威媒体报道,涵盖截至2023年的最新建设进展和储备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