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《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》数据,截至2011年,全国共有 14个省份出现养老金收不抵支 ,具体如下:
辽宁
缺口:844.31亿元
特点:东北三省中缺口最大。
黑龙江
缺口:829.32亿元
特点:与辽宁并列为东北三省最大缺口省份。
天津
缺口:未明确具体数额
特点:沿海经济发达省份,但养老金仍存在压力。
上海
缺口:25亿元
特点:经济强市,但人口老龄化导致收支矛盾。
海南
缺口:10亿元左右
特点:经济特区,人口规模较小。
重庆
缺口:10亿到50亿元
特点:中西部地区,人口增长与养老金支出矛盾突出。
东北三省 整体负结余395.8亿元,占全国总缺口的70%。
中南四省 (河南、湖南、广西、海南)负结余123.9亿元。
西北地区 (陕西、新疆兵团)负结余100.98亿元。
缺口扩大 :2010年数据仅涉及32个统筹单位,2011年扩展至全国14个省份,且缺口从679亿元增至767亿元。
区域差异显着 :经济发达地区(如广东、浙江)养老金结余较多,而东北、西北等地区缺口较大。
财政补贴 :中央及地方需加大财政投入,平衡地区差异。
制度改革 :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,优化基金投资运营。
以上数据综合了2011年权威报告,后续养老金制度改革对缺口变化有重要影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