录取退档是指考生在高考录取过程中,因不符合院校录取条件或未满足志愿要求,导致档案未被投递至高校,最终由省级招生办公室退回考生档案的状态。以下是具体说明:
考生档案被高校退回省级招生办,意味着该考生在该批次未被该校录取。这种情况发生在高校完成对该批次考生的专业组筛选后,因以下原因未完成录取操作。
不服从专业调剂
若考生填报的志愿专业组内无空缺且不服从调剂,档案将退档。例如考生填报的6个专业均满档且拒绝调剂,或专业组未达到120%调档比例时。
未达到专业录取线
即使分数高于院校整体录取分数线,但未达到具体专业的录取分数线,且不服从调剂时,仍可能被退档。
其他违规情况
包括体检报告不符合专业要求(如色盲、身高不足)、档案信息不完整等。
退档流程
高校在分批次录取时,将考生档案与专业组进行匹配,不匹配则退回省级招生办。
考生可通过省级招生平台查询“预退档”通知,了解退档原因。
后续处理
退档后考生可参加本批次的征集志愿,或选择下一批次的录取机会。
若错过征集志愿或下一批次录取,可能进入补录环节(部分省份有此政策)。
服从调剂的重要性 :平行志愿中,专业调剂是提高录取机会的关键。若因不服从调剂导致退档,考生需接受调剂或等待补录。
补录机会 :部分省份在退档后开放补录,但名额有限,需及时关注省级招生通知。
通过以上分析,考生应合理规划志愿填报,避免因调剂政策或自身条件不符导致退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