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“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”
通过离别场景烘托边塞孤寂与征人思乡之情。
杜甫《塞下曲》
“挽弓当挽强,用箭当用长。射人先射马,擒贼先擒王。”
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展现战场肃杀之气。
辛弃疾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“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。”
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,表达对往事的追思与壮志未酬的悲愤。
陆游《示儿》
“死去元知万事空,但悲不见九州同。王师北定中原日,家祭无忘告乃翁。”
临终嘱托,悲壮中透出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信念。
文天祥《过零丁洋》
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”
以磅礴气魄彰显民族气节与牺牲精神。
岳飞《满江红》
“怒发冲冠,凭栏处、潇潇雨歇。抬望眼,仰天长啸,壮怀激烈。”
通过自然意象抒发现代爱国将领的激昂情怀。
陈与义《临江仙·高咏楚词酬午日》
“无人知此意,歌罢满帘风。”
以孤寂的意象表达知音难寻的怅惘。
贾岛《题诗后》
“两句三年得,一吟双泪流。”
体现诗人对文字与人生境遇的深沉感慨。
黄庭坚《霜天晓角·仪真江上夜泊》
“草草兴亡休问,功名泪、欲盈掬。”
对历史循环的无奈与个人命运的悲怆感。
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虽以壮阔景象着称,但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”隐含人生追求的苍凉感。
以上诗句均通过不同视角展现了苍凉与悲壮的交融,既有对战争的残酷描写,也包含对家国天下的深沉忧虑。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