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衡量财务风险可通过以下综合方法实现:
短期偿债能力指标
流动比率 :流动资产/流动负债,通常认为2左右较合理,低于1可能提示流动性风险。
速动比率 :(流动资产-存货)/流动负债,1左右为佳,剔除存货后更精准评估短期偿债能力。
现金比率 :现金及现金等价物/流动负债,直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。
长期偿债能力指标
资产负债率 :负债总额/资产总额,超过50%可能表明高负债风险。
利息保障倍数 :息税前利润/利息费用,倍数过低可能无法按时支付利息。
运营能力指标
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:365/应收账款周转率,天数越长可能增加坏账风险。
存货周转天数 :365/存货周转率,反映存货管理效率。
盈利能力指标
毛利率 :(营业收入-营业成本)/营业收入,体现核心业务盈利能力。
净利率 :净利润/营业收入,反映整体盈利水平。
基本监测系统
关注宏观经济、税收政策、利率变化及行业动态,及时调整财务策略。
适时监测系统
实时监控现金流量、获利能力、应收账款等关键指标,发现异常立即预警。
跟踪监测系统
通过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监控长期财务决策,防范潜在风险。
资产负债率 :综合反映长期偿债能力,50%为临界值。
利息保障倍数 :低于1可能面临债务违约风险。
现金流量净额 :持续为负或波动可能暗示经营风险。
净资产收益率 :波动较大可能反映盈利能力不稳定。
流动性风险 :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评估。
信用风险 :结合应收账款回收周期和客户信用状况分析。
筹资风险 :关注负债规模与现金流匹配度。
Z分数模型 :评估破产风险,Z值低于1.2可能需关注。
Altman模型 :通过财务指标分阶段判断企业健康状态。
敏感性分析 :模拟不同情景下财务表现的变化。
通过以上方法,企业可全面评估财务风险水平,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