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类灯具的外露部分是指灯具外部的可导电部件,这些部件需要通过保护接地措施来保障安全。具体说明如下:
根据《建筑照明设计标准》和GB7000系列国家标准,灯具按防触电保护等级分为以下三类:
一类灯具(Ⅰ类)
需接地保护,输入线包含火线、零线和地线,外壳通过保护接地导体(PE线)与地线连接。若基本绝缘失效,可触及导电部件将不带电。
二类灯具(Ⅱ类)
无接地要求,仅依赖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保护,输入线含火线和零线。
三类灯具(Ⅲ类)
使用安全特低电压(≤36V),通过隔离变压器与高电压隔离,无需接地。
定义 :外露导电部分指灯具外可见的金属部件,如金属外壳、灯座等。
接地作用 :当基本绝缘失效时,接地可防止可触及部件带电,保障人身安全。
实施标准 :根据GB50034-2004等国家标准,Ⅰ类灯具的外露导电部分必须可靠接地。
需接地的典型灯具 :吸顶灯、吊灯、格栅荧光灯等传统照明设备。
不接地的情况 :部分二类灯具(如LED灯带)可能通过其他方式保障安全,但需符合相关标准。
若Ⅰ类灯具未接地,将失去防触电保护,需整改为Ⅱ类或Ⅲ类灯具。
定期检查接地连接,确保其有效性,避免因绝缘损坏引发触电风险。
综上,一类灯具的外露部分需接地保护,这是其核心安全特征,符合国家标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