草学是农学门类下的综合性一级学科,主要研究草种质资源、遗传育种、草地生态与管理、草生产与加工、草地保护等方面。其核心课程和培养方向如下:
基础课程
植物学、植物生理学、遗传学、基础生物化学、土壤学、农业气象学等,为后续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。
专业核心课程
牧草与草坪草种子学、草地资源学、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、草坪管理学、草地保护学、植物生态学、草产品生产学、草地与牧场管理学等,涵盖从种质资源到生产管理的全产业链。
实践课程
综合实习、户外实践、草坪建植与管理、人工草地栽培等,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。
草学与农学、生命科学、园林学、生态学等学科紧密关联,形成交叉学科体系,例如:
遗传育种 :结合遗传学与育种学,培育高产、抗逆草种;
草地生态 :融合生态学原理,实现草地可持续利用;
景观设计 :结合园林学,开发生态修复与景观草种。
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
开发优质草种,提升草产品产量与品质;
草地生态与保护
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改善退化草地,保障生态安全;
草生产与加工
研究高效栽培技术及草产品深加工工艺;
景观与运动场管理
专注于高尔夫球场、城市绿地等特殊场景的草坪建植与管理。
毕业生可在农业、草业、畜牧业、园林绿化、环保等领域从事:
草地资源调查与规划
饲草与草坪草育种与栽培
草地生态修复与保护
草产品加工与品质提升
高尔夫球场及运动场维护
草学学科自2011年升级为一级学科后,持续聚焦资源科学、生态环境与草地畜牧业生产,形成5个二级学科方向(饲草学、草原学、草坪学等),并强化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功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