截至2024年7月,中国共有 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(含最新扩展区域) ,涵盖全国多个省份和城市,分为不同功能定位和建设阶段。以下是具体分类及主要片区:
上海自贸区
中国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,聚焦金融、航运、贸易等领域,推动改革和开放,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。
广东自贸区
包含广州南沙、深圳前海、珠海横琴三个片区,深化粤港澳合作,推动服务业、制造业创新。
海南自贸区
作为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门户,重点发展旅游业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。
福建自贸区
依托港澳资源,推动两岸经济融合,促进金融服务中心和贸易中心发展。
浙江自贸区
负责国家能源保障安全,推动能源化工、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。
山东自贸区
作为中日韩经济合作枢纽,重点发展制造业、海洋经济等。
辽宁自贸区
推动东北全面振兴,连接“一带一路”与长江经济带。
黑龙江自贸区
依托中俄蒙三国合作,发展跨境贸易和产业合作。
云南自贸区
打造面向东南亚的开放门户,推动边境贸易和跨境投资。
广西自贸区
促进与东盟国家经济合作,提升边境地区开放水平。
重庆自贸区
覆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,推动金融、物流、制造业发展。
四川自贸区
重点发展电子信息、高端装备等产业,打造西部开放新高地。
湖北自贸区
结合长江经济带战略,推动汽车制造、生物医药等产业升级。
湖南自贸区
聚焦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,联通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。
北京自贸区 :2020年新设,涵盖科技创新、国际商务服务等领域,探索数字贸易规则。
天津自贸区 :以融资租赁、高端制造为核心,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。
中国自贸区的设立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、从重点城市到边境地区的梯度开放布局,涵盖服务业、制造业、能源、科技等多领域,旨在通过制度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未来随着更多片区扩展和功能深化,自贸区的辐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。